气缸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气缸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透视水泥散装率在水泥业增速发展中的喜与忧-【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4 09:57:34 阅读: 来源:气缸厂家

透视水泥散装率在水泥业增速发展中的喜与忧

2007年全国散装水泥总量达5.65亿吨,散装率达到41.71%,高于水泥产量增长率近10个百分点,这是一条让人为之振奋的报春喜讯。

这标志着我国水泥产业布局正由东部向中西部大转移,优化布局战略的挤出效应显现出来。2007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北京、上海、天津及浙江、广东、山东和江苏水泥产量的增速,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一地区水泥散装率平均超过60%,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0个百分点以上,仍然位于行业领跑的第一集团。而中西部地区水泥产量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增长较快的有东北的吉林、辽宁,西北的陕西、宁夏,中南的河南、湖南,华东的福建、江西。但让人心头沉重的还是水泥散装率增长却比较缓慢,多数省区仍徘徊在20%左右,远低于水泥生产的增长速度。

随着水泥散装化整体格局的重心由东向西转移,东部地区提高散装化拉动全国的动能正日益弱化,而中西部加快水泥散装化,却成了全国散装率持续增长的关键。这样一来,自然让业内人士凭添了几分隐忧,如果应对策略跟不上的话,会不会影响到2008年全国散装率持续增长的好势头,会不会成为提高全国水泥散装率的拦路虎?第一是现代物流的限制。由于水泥散装化对现代交通物流依赖度高,需要便捷的、大容量的高速公路和铁路、水路运输相配套,在这一点上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恰好是中西部的弱项;第二是物流成本的限制。由于现阶段中西部受交通条件所限,中西部地区“一日经济圈”半径小且幅员辽阔,长途运输客观上形成了成本制约因素;第三是农村水泥散装率低的限制。中西部地区农村市场比重大,其水泥散装率仍低于全国农村6%的平均水平,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2008年,打一场以中西部为重点的推进水泥散装化的攻坚战,可谓是关山重重,任重道远!

水泥行业景气度提升兴起新一轮投资高潮:亦喜—新型干法水泥先进工艺项目发展提速;亦忧—落后生产能力彻底退出市场或成为短期“瓶颈”。

2007年全国水泥产量达13.54亿吨,同比增长12.46%,其中新型干法水泥预计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55%。2007年水泥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540亿元,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中部增长50.68%,西部增长92.98%,结束了2005年、2006年连续投资负增长的历史,呈现出“由冷转暖”的新态势。全国水泥产销量快速增长,价格企稳回升,行业盈利能力增强,基本走出了行业周期性低谷。

在政府强制性政策和企业内生动力的共同作用下,虽说2007年行业产能增长率下降2%左右,然而,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却上升为53%左右,比上年提高约3个百分点。2007年6月,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748条,熟料总产能为55612万吨,水泥总产能为72296万吨。到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797条,水泥熟料产能60657.7万吨,其中日产2000~5000吨熟料能力比例为45.4%,5000吨/日及以上熟料产能比例为36.8%。这样一来,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水泥产量增长均高于水泥和熟料增长。据中国水泥协会推算,近5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年平均增长率52.6%。

以上数字无疑说明,我国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以先进工艺为主体的水泥工业发展开始进入了良性循环。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全国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应达到70%以上。根据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十一五”期间要淘汰2.5亿吨水泥落后生产能力,年均淘汰5000万吨。2008年底前淘汰各种规格的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进一步削减立窑生产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淘汰全部立窑。但实际上,淘汰落后产能的进展很不平衡。目前我国水泥企业近7000多家,中小企业占80%。走在前列东部地区,如浙江淘汰落后产能(包括立窑、湿法窑、干法中空窑等)基本完成,日产700吨—1000吨小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也在淘汰之列;北京、天津、上海周边的水泥落后产能基本退出了市场;中西部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也在加快,将现有的5000多家水泥企业减少到3500家,有40%左右的立窑企业被淘汰出局。中西部地区将是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的重点区域。有资料显示,2007年1~5月,我国东部地区新建干法水泥项目占全国的16%,而中部地区为61%,西部地区为23%。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制订淘汰落后产能量化指标时间表,签订责任书,明确拆除时间、目标和责任,2008年前强制性淘汰1364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2009~2010年间再强制性淘汰14810万吨落后水泥。2007年实际淘汰落后产能5000万吨,2008年至少淘汰落后产能达7000万吨,保守的估计也应淘汰6000万吨,2009年和2010年再淘汰7000万吨,才能完成2010年淘汰2.5亿吨落后水泥产能的强制性指标。如果落后的水泥产能不能及时退出,就不能保证健康持续地发展,更谈不上好字优先,还会造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所以说,落后产能按照预定的计划彻底退出,是水泥散装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水泥行业落实节能减排战略吹响集结号:亦喜—企业积极进行余热发电项目技术改造以降低成本;亦忧—水泥出口退税对企业盈利和消化成本的影响或成短期“瓶颈”。

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和余热发电,是国家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2007年上半年,水泥行业余热发电项目投资空前高涨,投资总额相当于2006年的3倍,其中西部增长92.98%,中部增长50.68%,东部增长19.81%。凡是拥有日产2000吨级及以上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大都进行或筹备进行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水泥生产线实施余热发电、电机拖动系统变频调速的节能改造,及其辊压机和立磨粉磨系统代替传统磨机等的节能改造。据中国水泥协会测算,2007年建成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余热发电项目有30多项,约有50个项目年内竣工投产。仅新型干法生产能力实施余热发电项目,年节标煤能达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40万吨。

众所周知,国家已把水泥列入“两高一资”产品目录,先是采取调低出口退税政策, 2006年9月15日实施的“财税[2006]139号”文件规定,将水泥出口退税由13%调低到11%,当年水泥及熟料出口就出现回落;2007年1—4月,水泥出口更是出现明显的负增长,累计出口下降20.7%,只是熟料出口仍在增长,水泥和熟料二者合计仍保持着4%的小幅增长。紧接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2007年7月1日起,取消水泥出口退税,改变了2005年水泥出口量陡然大增的态势,若因出口受阻出现水泥过大过急回流到国内市场,必然会对行业和企业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冲击,如何化解政策影响并转化为行业发展的动力,成为水泥业的崭新课题。受国内水泥价格上涨和取消水泥商品出口退税的影响,下半年水泥出口量明显减少,同比下降超过10%以上。据海关统计,2007年前11个月山东口岸水泥出口明显萎缩,总量1006.8万吨、同比下降3.2%;出口均价33.5美元/吨,同比均价小幅上涨2.8%。国家出口退税等宏观政策的调控已经取得成效,出口增速回落,出口均价上涨。为此,预计2008~2010年水泥净出口将维持在4000万吨水平。<<首页12末页>>

水泥行业规模集中度正在综合机制推动下日益提高:亦喜—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了水泥行业的规模化和集团化;亦忧--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的现代物流配套系统或成短期“瓶颈”。

水泥行业战略整合初见端倪,成为了提升行业竞争力发展的大趋势,那种行业发展粗放、资源及能源消耗高、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盈利水平低的旧格局将被冲破,实现优化总体资源配置,避免无序竞争,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2007年,国内大型领军企业如海螺水泥、冀东水泥、中国建材等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首先拉开了并购重组的序幕。目前海螺集团水泥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5%,基本等同于宝钢在钢铁行业的龙头地位。中国建材与5家大型水泥企业签署协议,拟共同出资35亿元组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还雄心勃勃拟对浙江、江西、上海、湖南、福建等地的部分水泥企业进行整合,争取达到占该区域40%—50%的市场份额的目标。全球跨国公司更不甘人后展开战略整合大戏,如拉法基、豪西姆、海德堡、CRH等跨国公司,积极参于并购重组。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商法国拉法基收购四川双马,荷兰OLCHINBV成为华新水泥第一大股东,意大利水泥集团则以3300万美元收购了富平水泥公司100%的股权。美国高盛集团正式与浙江第二大水泥生产企业签约,斥资8000万美元(约6亿人民币)持有红狮水泥25%股份。

1996年我国水泥行业集中度不到3%,2006年上升到15%,增长了5倍,2007年有望达到16%。尽管如此,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世界前50家水泥巨头的生产集中度都达到60%以上。我国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水泥生产总能力也只相当于世界水泥工业第一位的法国拉法基集团(Lafarge)一家的产能。从国外水泥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水泥企业平均生产规模应在60万吨以上;具有明显区域性产品特征的水泥产品,龙头水泥企业在区域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只少保持在60%以上,才能发挥确保新产品开发和服务质量提高、降低综合成本稳定区域价格、打造产业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三大功能。假如2008年我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提高到18%以上,将为行业的发展带来规模效益。企业整体成本的降低,盈亏平衡点下移,龙头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对下游客户的掌控能力提高,扩大盈利空间。安徽省海螺集团2006年水泥熟料产能3,600万吨左右,占有全省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水泥集中度高给安徽水泥行业带来了丰厚的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利润总额超过江苏位跃居全国第二,销售利润率、吨水泥利润两项均居全国第一。

在行业集中度提高的同时,我们想到了发展散装水泥一个不可或缺的产业环节,那就是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的产业配套。令人忧虑的是,由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投资较大,需要购置大型储料罐和多种配送特种专用运输车辆,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高,加上国内城市交通拥挤和现代物流设施不配套等原因,目前预拌混凝土和砂浆制品使用的散装水泥,仅占水泥消费总量的25%左右,很可能成为推进水泥散装化进程的一个障碍,致使散装水泥市场在供应链上出现“肠梗堵”,辛辛苦苦搞到40%的散装率,或许因为产业规模日益扩大而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的产业链条断档,影响水泥散装率的持续提高,同时还会由于国家扶持大型项目产能增幅仍保持高位运行,很可能重蹈行业产能过剩的覆辙。在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的现代物流设施产业配套上,首先,让人想到的是政府该做些什么,商务部在《关于做好2007年散装水泥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2007年要着力抓好农村散装水泥工作,重点是抓好1000家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站点,加强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物流体系建设,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每个县(区、市)要建设1-2个起点较高的散装水泥配送站。北京推出农村散装水泥物流配送系统工程建设,确定新农村建设散装水泥试点示范应用地区,在北京农村地区建立散装水泥物流配送站,力争2007年实现北京市农村地区散装水泥供应量60万吨目标,每年再节约水泥包装袋1200万条,减少水泥排放及损耗2300吨,节约水、电、煤炭等资源和能源综合经济效益2700万元。广州市从2007年为1700多辆混凝土搅拌车、散装水泥运输车安装GPS终端系统,并接入市交委的监管平台。全国首批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十城市之一的常州,为解决陆续建成8条干粉砂浆生产流水线与终端市场用户配套,专门购置了承重8吨的大型专用罐车,免费为各散装水泥企业服务。其次,则是企业如何发挥大集团优势,加大对现代物流系统建设的投资力度,引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泥散装化市场中的主力军团。北京金隅集团开始向平谷农村示范点供应散装水泥,散装水泥从水泥厂运到经销点,再由全密闭的小型水泥罐车运往农村,农民在家门口就能用上优质、低价、环保的散装水泥,彻底改变了农村落后的水泥使用方式,提高了散装水泥使用率。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首页12末页>>

锅炉燃烧颗粒

信德硅酸钙查看

羽毛球定制图片